解决方案
产品
支持和下载
关于 Zebra
ZT510 工业用打印机用户指南
日常维护
清洁计划和操作步骤
清洁外壳、介质仓和传感器
清洁和润滑切刀模块
ZT510 工业用打印机用户指南
ZT510 工业用打印机用户指南
简介
打印机部件
打印机选配件
控制面板
导航显示屏幕
在“待机显示”屏幕中导航
导航主菜单
导航用户菜单
菜单快捷键
待机显示、主菜单和用户菜单
主菜单
色带概述
何时使用色带
擦划测试
色带涂层面
粘性测试
色带擦划测试
打印机设置和操作
处理打印机
打开包装并检查打印机
存放打印机
维修打印机
运输打印机
为打印机选择放置地点
订购耗材和附件
介质
色带
选择打印模式
装入介质
将介质插入打印机
装入介质 -“撕纸”模式
装入介质 -“剥离”模式或“贴标机”模式
装入介质 -“回卷”模式
装入介质 -“切刀”模式或“延迟切纸”模式
装入色带
将打印机连接到设备
连接到手机或平板电脑
安装驱动程序并连接到基于 Windows 的计算机
安装驱动程序
运行打印机安装向导
使用打印机的 USB 端口连接到计算机
通过打印机的以太网端口连接到网络
Connecting the Printer to Your Wireless Network
如果忘记先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该怎么办
通过 Zebra Setup Utilities 添加打印机
打印测试标签并调节打印
安装标签设计软件
ZebraDesigner 系统要求
打印机配置与调节
通过用户菜单更改打印机设置
DARKNESS
PRINT SPEED(打印速度)
MEDIA TYPE(介质类型)
PRINT METHOD(打印方式)
TEAR OFF(撕纸)
PRINT WIDTH(打印宽度)
PRINT MODE(打印模式)
LABEL TOP(标签顶部)
LEFT POSITION(左侧位置)
REPRINT MODE(重新打印模式)
LABEL LENGTH MAX(标签长度最大值)
PRINT INFORMATION(打印信息)
IDLE DISPLAY(待机显示)
POWER UP ACTION(加电操作)
HEAD CLOSE ACTION(打印头关闭操作)
LOAD DEFAULTS
MEDIA/RIBBON CAL(介质/色带校准)
DIAGNOSTIC MODE(诊断模式)
能源之星
CONFIG INFO TO USB(配置信息写入 USB)
ZBI ENABLED?(已启用 ZBI?)
RUN ZBI PROGRAM(运行 ZBI 程序)
STOP ZBI PROGRAM
PRINT USB FILE(打印 U 盘中的文件)
COPY USB FILE TO E:(将 U 盘中的文件复制到 E: 盘)
STORE E: FILE TO USB(将 E: 盘文件存储至 U 盘)
PRINT STATION(打印站)
PASSWORD PROTECT(密码保护)
PRINT TEST FORMAT(打印测试格式)
ACTIVE PRINT SERVER(活动的打印服务器)
PRIMARY NETWORK(主网络)
WIRED IP ADDRESS(有线 IP 地址)
WIRED SUBNET MASK(有线子网掩码)
WIRED GATEWAY(有线网关)
WIRED IP PROTOCOL(有线 IP 协议)
WIRED MAC ADDRESS
WLAN IP ADDRESS(WLAN IP 地址)
WLAN SUBNET MASK(WLAN 子网掩码)
WLAN GATEWAY
WLAN IP PROTOCOL(WLAN IP 协议)
WLAN MAC ADDRESS(WLAN MAC 地址)
ESSID
CHANNEL(信道)
SIGNAL(信号)
IP PORT(IP 端口)
IP ALTERANTE PORT(IP 替代端口)
RESET NETWORK(重置网络)
VISIBILITY AGENT(可见性代理)
LANGUAGE(语言)
COMMAND LANGUAGE(命令语言)
COMMAND CHAR(命令字符)
CONTROL CHAR(控制字符)
DELIMITER CHAR(分隔符)
ZPL MODE(ZPL 模式)
VIRTUAL DEVICE(虚拟设备)
SENSOR TYPE(传感器类型)
LABEL SENSOR(标签传感器)
TAKE LABEL(取走标签)
BAUD RATE(波特率)
DATA BITS(数据位)
PARITY
HOST HANDSHAKE(主机握手)
WML
BLUETOOTH ADDRESS(蓝牙地址)
MODE(模式)
DISCOVERY(发现)
CONNECTED(已连接)
BT SPEC VERSION(蓝牙协议版本)
MIN SECURITY MODE(最低安全模式)
校准色带和介质传感器
调节打印头压力和压紧件位置
调节压紧件位置
调节打印头压力
调节透射式介质传感器
取下旧色带
安装回卷/背衬拾取辊
安装回卷/背衬拾取辊 -“剥离”/“贴标机”模式
安装回卷/背衬拾取辊 -“回卷”模式
日常维护
清洁计划和操作步骤
清洁外壳、介质仓和传感器
Printer Exterior
Cleaning the Media Compartment and Sensors
清洁打印头和打印辊
清洁和润滑切刀模块
更换打印机部件
订购替换部件
回收打印机组件
订购耗材
润滑
诊断和故障排除
访问快速帮助页面
评估条形码质量
打印机诊断测试
打印测试格式选项
打印色深度
第一点位置
打印行
图像压缩
元件故障
进纸自检
通信诊断测试
传感器校正图
指示灯的含义
故障排除
警报和错误消息
打印问题
色带问题
通信问题
其他问题
使用 USB 主机端口和打印触控功能
完成练习所需的物品
完成练习所需的文件
USB 主机
练习 1:将文件复制到 USB 闪存盘并执行 USB 镜像
练习 2:打印 USB 闪存盘中的标签格式
练习 3:向/从 USB 闪存盘复制文件
练习 4:使用 USB 键盘为存储的文件输入数据并打印标签
近场通信 (NFC)
练习 5:使用智能设备为存储的文件输入数据并打印标签
规格
一般规格
电源规格
电源线规格
通信接口规格
无线规格
打印规格
介质规格
色带规格
术语表
字母数字键
回撤
条形码
黑色标记介质
校准(打印机)
collection method
配置
连续介质
介质芯直径
诊断
模切介质
热敏
热敏介质
折叠式介质
固件
闪存
字体
间隙/凹口介质
ips(每秒英寸数)
标签
标签背面(背衬)
标签类型
LED(发光二极管)
无背衬介质
标记介质
介质
介质传感器
介质供应架
非连续介质
非易失性存储器
带凹口的介质
“剥离”模式
预穿孔介质
打印速度
打印类型
打印头磨损
无线射频识别 (RFID)“智能”介质
收据
对准
色带
色带褶皱
成卷介质
耗材
码制
标签(签条)纸
“撕纸”模式
热转印
漏印
清洁和润滑切刀模块
清洁和润滑切刀模块
如果切刀无法将标签干净利落地切下,或者标签堵塞切刀,应清洁切刀刀刃。清洁刀刃后,在刀刃上涂抹润滑剂,以延长切刀模块的使用寿命。
为确保您的人身安全,在执行此操作步骤之前,务必切断打印机电源,并拔下电源插头。
在进行下列操作步骤前,应关闭 (O) 打印机,并将电源断开。
关闭 (O) 打印机电源,断开交流电源线。
打开介质门。
取出穿过切刀模块而装入的介质。
取下切刀拾取托盘(如果使用)。
松开并卸下切刀护罩上的指拧螺钉和防松垫圈。
切刀刀刃非常锋利。不要用手指触摸或拨弄刀刃。
卸下切刀护罩。
切刀刀刃完全露在外面吗?
刀刃处于较低位置且刀刃完全露在外面
如果刀刃…
则...
较低位置
继续执行步骤 8,将切刀模块从打印机中取下,这样可以将刃片向上旋转。
完全露出
跳至步骤 9。
重要说明!这部分操作步骤仅应由有经验的用户来执行,并且仅应在切刀刀刃未完全露出以便清洁时执行(如上一步骤所示)。
拆下切刀的安装螺钉。
向右滑动切刀模块,使切刀总成的卡扣 (1) 和切刀盖的卡扣 (2) 对齐打印机上相应的槽 (3),然后抬起切刀模块,使其脱离打印机。小心不要弄坏连接切刀模块和打印机的线。根据需要,可以断开这些线。
在切刀模块背面,旋转切刀马达的指拧螺钉,让切刀刀刃完全露出来。
如果断开了连接切刀模块和打印机的线,请把线重新接上。
使切刀总成的卡扣 (1) 和切刀盖的卡扣 (2) 对齐打印机上相应的槽 (3),然后将切刀总成重新滑入到打印机中。小心不要弄坏连接切刀模块和打印机的线。
向左滑动切刀模块,然后重新安装好切刀的安装螺钉。
继续执行步骤 9。
使用“预防性维护套件”(部件号 47362)中的棉签,沿切刀上表面和切刀刀刃擦拭。除此“预防性维护套件”以外,您还可使用一个浸有纯度为 90% 的异丙醇溶液的干净棉签。等待溶剂挥发干净。
溶剂挥发干净后,将一根干净的棉签浸入到多用途的高黏度硅酮或 PTFE 润滑油中。
在两个切刀刀刃的所有可见表面上都均匀涂抹一层润滑油。清除多余的润滑油,这样它就不会接触到打印头或打印辊。
切刀刀刃非常锋利。为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应将切刀护罩装回。
重新安装切刀护罩,并使用在前面步骤中卸下的指拧螺钉和防松垫圈固定牢靠。
切刀刀刃非常锋利。为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应将切刀护罩装回。
重新安装介质。
关闭介质门。
将打印机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然后打开 (I) 打印机电源。
切刀刀刃返回到正确的操作位置。
重新安装切刀拾取托盘(如果使用)。
如果对切刀工作效果仍不满意,可以与授权的维修技术员联系。
清洁外壳、介质仓和传感器